打印

[机车] 有趣的灵魂屈指可数 宝马1系三厢版试驾体验报告[49P]

0

有趣的灵魂屈指可数 宝马1系三厢版试驾体验报告[49P]

  

  作为一名90后,在踏入社会之后,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爱车也许是比拥有一位女朋友更为兴奋的事情。汽车在国内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代步工具亦或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车主的行列,让汽车有着从所未有的丰富属性,一辆年轻个性,具有独特魅力的汽车是年轻人的首选,而舒适、大空间等反倒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毕竟作为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一辆能让自己开得更爽的汽车才是最重要的,后排有多少机会满载呢。而BMW则是承载了有趣灵魂的代表,其丰富的驾驶乐趣、灵敏的操控手感、精准的转向动作、扎实的底盘调教都让它显得那么的特别。

  曾经有句非常经典的名言:坐奔驰开宝马。这也是众多消费者所认可的,无形中就给宝马定义了运动标杆的地位。而宝马的确也因其独一无二的驾驶乐趣稳居BBA驾驶者之车的首选。在宝马1系诞生之前,入门级的宝马只有3系,虽然价格并没有非常高,但是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拿出30多万的费用购买一辆车还是有不少压力。而这个局面也因为宝马1系的出现而被打破。入门级不到20万的价格,可以让更多喜欢蓝天白云,喜欢运动操控的热血青年所能接受,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宝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1系作为宝马入门级的轿车,并没有因为其入门的级别而失去宝马应有的乐趣。相比于之前进口版本的1系,国产之后的三厢1系有着更加完美的外观设计和车身线条。全LED大灯不怒自威,双天使眼的日行灯造型得到传承。与3系明显的区别也仅仅是大灯没有与双肾进气格栅相连接。运动的气场不输自家大哥,躲藏在墙后蓄势待发的样子很有杀伤力。

  红色的车身在阳光下线条肌肉感十足,发动机盖隆起的几根筋线仿佛是按捺不住的2.0T发动机所暴露出来的肌肉。

  远近光都是LED光源,在夜间有着更好的视野。同时这台宝马1系配备了自动远近光功能,在道路昏暗的情况下会自动开启远光灯,如遇其他车辆则会自动切换到近光灯,保护其他驾驶者视线清晰。高度自动化让我驾驶的时候完全不用去考虑灯光问题。

  传统的卤素雾灯得到保留,相比白色光源的LED,黄色的卤素雾灯在雾气中穿透力更强。而且后期维护成本也会更低一些。

  双肾进气格栅是宝马的标志性设计,外圈的金属镀铬装饰提升了质感。蓝天白云logo镶嵌在中间,这也是我梦寐以求的品牌,宝马的运动基因让人忍不住对它产生爱慕。

  宝马1系不到4米5的车身尺寸非常的紧凑,但是这也是它的优势所在。要知道车身尺寸越长,操控的感受必定会受影响,而紧凑的车身可以让驾驶者有人车合一的感觉,特别是宝马的转向手感非常的跟手,人车合一的感觉更加强烈。相比竞争对手奥迪A3和奔驰A级,宝马1系空间是最大的,在保证操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乘坐感受更好。

  宝马1系前后悬都较短,乘坐空间就尽可能的放大了。C柱的下滑很流畅,一直延续到车尾,有点溜背轿跑的感觉。

  

  从车头贯穿至车尾的腰线,微微上扬的角度让车子有了俯冲的姿态,仿佛一直在起跑线蓄势待发一般。

  腰线的折线比较复杂,这也体现出了宝马优秀的钣金工艺。红色的车漆在背光的地方呈现出金属质感的深红,很棒。

  后视镜上带转向灯,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带电动折叠的功能也可以在狭窄的道路停车也不担心会被人蹭到耳朵。

  225/40 R18的双色轮毂与顶配的125i运动型是一样的,18寸大脚搭配在宝马1系中显得非常的饱满。细条辐的设计运动感十足,40扁平率的轮胎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也有较好的视觉效果,轮毂看起来更显大。

  宝马1系没有加长版车型,因此后窗的镀铬没有类似3系、5系那样有延长出来的小尾巴。实际证明空间足够不需要加长,相比三系小一些,但是比竞争对手强就好。其次宝马1系的后排车窗可以完全收入到门板里,这点细节做得很好。

  车顶的鲨鱼鳍,原厂就配备要点赞,不需要后期自己去打孔安装。

  宝马1系的转向比很高,在狭窄空间掉头很容易就转过来。全景天窗几乎占满整个车顶,天窗的开口尺寸也很大,不仅仅只有装饰作用。

  相比车头的运动风格,宝马1系的尾部则看起来十分饱满,双边单出的排气口很不错,地板油或者原地踩油门的时候会有回火的放炮声。

  上窄下宽的尾部设计看起来有些宽体的效果,这台车是120i设计套装版,也就是2.0T低功率版本,如果不看这个铭牌,也许很难一眼分辨出是否顶配。

  

  宝马1系的LED尾灯类似勺子的造型,夜间的识别率很高,一眼就能认出是台宝马。

  LED示宽灯从正面一直延伸到侧面,这样在晚上也能看到车辆的尾部。灯组里有BMW的logo,表明这是来自宝马的设计。

  双出排气管尺寸适中,自带了金属装饰套件也省去后期改装的麻烦。地板油的时候会放炮是我没想到的,很惊喜。

  尾部的小鸭尾微微上翘,能带来多少下压力未知,驾驶员心中的下压力加成是肯定的。

  打开发动机盖,来自宝马的B48A20C发动机静静地等待着启动的指令,低功率版本依旧拥有192匹的最大马力,百公里7.5秒的加速成绩相比A3的40FTSI版本快了0.5秒的差距,别提125i高功率版本更好的速度成绩。

  打开发动机盖的时候还在找支撑杆,才发现配备了液压撑杆,没有因为价格降低而省略,点赞。

  仔细感受过宝马1系的运动外观设计,我们进到车内。相比起外观,内饰则更多体现出宝马一贯的以驾驶者为中心的理念,简洁的中控台没有过多花哨的设计。

  三幅方向盘握感厚实,虽然没有宝马“丁字裤”方向盘那么惊艳,但是用起来已经很棒了,除非有强烈的欲望,不然不需要改装。

  方向盘上设置了多媒体和定速巡航控制按钮,操作逻辑很清晰,不需要看说明书都能熟练操作。

  机械指针和彩色液晶屏的搭配很和谐,相比起全液晶仪表盘,我更喜欢这种带机械的味道。而7000转的红线也隐隐透露出这台车的实力。

  宝马1系有不同的驾驶模式选择,一般情况下自动模式是最智能的,温柔和激烈驾驶模式可以根据你的右脚瞬间切换。如果用节能模式,变速箱会积极的切换滑行模式,在仪表盘的蓝色区域也能看到能量的转移状况。经过上百公里的试驾体验,平均油耗不过7.3,成绩很不错。

  配备了非常方便的一键启动功能。发动机启停开关在一键启动下面,宝马的启停时间非常长,我试过红绿灯最长2分钟都没强制着车,这还是空调音响全开的情况下。而且启动的抖动控制的很好,没有打冷颤的感觉。

  8.8英寸的宽屏显示器分辨率还不错,流畅度也很高,触屏 机械按钮的操作很快捷。导航的响应和操作效率很快,导航的路线也准确。同时宝马1系配备了BMW云端互联的功能,可以让汽车变成一个智能设备,联网之后有非常丰富的功能可以对车辆进行操控。

  

  一键进入车辆主动安全设置页面,可以设置防碰撞预警、行人预警等功能的敏感度和提示距离。

  宝马1系的空调制冷很快,而且旋钮的温度调节很方便操作。旋钮的阻尼也调的很不错,不紧不松有质感。

  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换档很积极平顺,地板油的时候降档也够狠,直接连降4档,动力立马涌出来,好像有人在屁股后面给你踹一脚一般。如果想省油,它也很容易明白你的意图,转速一直维持在1200左右。

  中控台前面有个带盖板的储物格,可以放手机钱包等物品,而且表面的材质带一定的摩擦力,可以防止物品滑落。

  变速箱旁边有驾驶模式的切换按钮,不同驾驶模式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升级到第六代的iDrive系统,操作感受挺好的。

  布艺包裹的门板,十字交错的缝线手感很好,比起真皮反倒多了一些个性。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在乎是不是真皮,是否个性反而是他们在乎的。

  宝马1系带有SOS报警,可以一键联系宝马后台系统。

  自动防眩目后视镜,镜面上有感应器,无需手动控制。而后视镜后面的一大块黑色装置就是主动安全系统的感应器。

  宝马1系有着2670的超长轴距,这也使得后排空间足够宽敞。而且后排的座椅可以2/4/2比例放倒,这样可以在后排不需要坐人的时候可以放倒扩大后备箱空间。

  后排中央扶手可以放倒,里面有两个水杯架。因为扶手较长,水杯可以在不影响扶手的情况下放置在前端杯架内。

  后排没有单独的出风口,好在空调制冷交好,后排也不会觉得热。而取消出风口之后就多了一个储物格。

  座椅是双拼材质的设计,虽然是布艺的,但是看起来还不错,如果不是追求真皮,可以省去后期包裹。

  最后晒晒宝马1系的智能钥匙,类似帆船酒店一样的造型,锁车的按钮就是宝马的logo,很有个性。

  最后,做个试驾体验的总结吧。为什么标题会以“有趣的灵魂屈指可数”作为总结呢,因为现在的汽车设计,越来越追求大而全。为了满足一家人出行,长辈乘坐满意等等各种各样的需求,都尽可能做的空间大,悬挂柔,座椅软,驾驶乐趣却越来越不被重视。敏感度转向手感、刺激的加速体验、灵动的悬挂反馈,能集合这些驾驶乐趣的汽车越发的少,仿佛成了另类。而宝马1系则是宝马对其他竞争对手的一记响亮的耳光,证明汽车既能拥有绝大多数人都想要的东西,也能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驾驶乐趣。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Ake 金币 +25 感谢分享,论坛有您更精彩! 2025-5-15 01:34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6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