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ui1 2025-4-17 13:51
美称对华关税已达245%有多荒谬
美国近期声称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最高达245%"的说法引发了广泛争议,但这一数字的实际含义和合理性受到多方质疑。以下是关键分析:
一、245%关税的真实含义
1. 并非全面加征,而是特定商品叠加税率
白宫提到的245%关税是针对极少数商品(如注射器、针头)的累计税率,由多项既有关税叠加而成:
基础反倾销税(最高100%)
芬太尼相关关税(20%)
最新"对等关税"(125%)
这种叠加仅适用于医疗用品等个别品类,而非所有中国商品。
2. 关税计算方式混乱且缺乏经济逻辑
专家指出,245%的税率已远超商品本身价值(如注射器关税后价格是原价的2.5倍),实质是"经济窒息"手段,而非正常贸易政策。例如:
中国产电池直接出口美国需145%关税,但若安装在越南产笔记本电脑中则免税。
羊毛衫因叠加多重关税达168.5%,而童书仍享受0%关税。
二、美方关税政策的荒谬性
1. 数字游戏与政治作秀
245%并非新政策,而是既有税率的重新包装。美国若要实际加税需通过联邦公报等正式程序,目前仅以"事实清单"形式发布,无法律效力。
海图智库专家朱信荣称,特朗普政府后期加税"完全随意",如34%的初始对等关税尚有贸易逆差计算依据,后续税率则纯属政治施压工具。
2. 自相矛盾的豁免与歧视性政策
美国一边加税,一边豁免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商品(如苹果、特斯拉产品),暴露其政策服务于特定企业利益。
对盟友(如加拿大、墨西哥)关税仅10%,对中国却层层加码,违背WTO非歧视原则。
3. 经济代价主要由美国承担
彼得森研究所测算,125%关税或使美国GDP损失1.1%,家庭年支出增3800美元,而中国通过内需对冲(2024年内需贡献GDP增长76.2%)。
美国注射器关税达245%后,本土医疗成本飙升,反而加剧通胀。
三、中方的回应与反制
1. 定性为"数字游戏"
中国商务部表示,美方关税已无实际经济意义,沦为"笑话",中方将不予理会,但若美方实质性侵害权益,必坚决反制。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具体税率数字可以问问美方",暗示其随意性。
2. 精准打击美国痛点
中国对美加征125%关税,重点针对农产品(大豆157%)、能源(LNG 132%)等政治敏感领域。
稀土出口管制直接冲击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如F-35战机产能下降60%。
四、国际社会的批评
1. 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欧盟、东盟等多国谴责美国单边主义,欧盟已对美商品加征25%报复性关税,金砖国家加速去美元化。
WTO警告称,关税战或致2025年全球贸易量萎缩1%。
2. 美国国内反对声浪高涨
52%美国民众反对加税,认为其推高生活成本。
《华尔街日报》称,特朗普政策导致"股市、债市、汇市三杀",美元信用体系动摇。
总结
美国宣称的245%关税本质是政治恫吓,其荒谬性体现在:
逻辑矛盾:打击中国供应链却豁免依赖中国产品的美国企业;
经济反噬:80%成本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规则破坏:单边主义动摇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正如中方所言,贸易战无赢家,但中国"不愿打也不怕打"的立场已通过反制与内需升级得到验证。